从酒楼出完饭出来,却是正值晌午时间,城西街边摊贩上吃饭的饭到更是多了不少,都是像江熹微他们那样穿着普通粗布麻衫的式样,只是衣服更显陈旧感,而江熹微他们的一看便是新做的衣服。
几人也不再磨叽,时不时装模作样的看看周边摊贩卖的东西,实则一直朝着最城以西的方向走去。
陆瑾韵自从进入京都以来从未踏过城西半步。她方才知道城西的外围其实和城北的街集很相似,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混乱不堪,是个乞丐窝贫民窟。只是街道的建设以及百姓的穿着与城北相比更为廉价陈旧。
越往城西深入,房屋建设却是越发破旧。而百姓的衣着也是如此,已经开始有贫民窟的架势了,但是却还没有到乞丐窝的地步。
只是此处的路边的积雪很厚重却是没有被清扫的痕迹。街道中的积雪已经被来往的人踩成了冰,陆瑾韵挽着江熹微的胳膊确是越发紧了,就怕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倒了可就得不偿失。江熹微是练家子,脚步与她相比肯定更为稳健。
“刚刚一路过来的街道上都没有积雪,我本来都要忘了下雪存在。”越往里走感觉越冷清,陆瑾韵努力的想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她的家教告诉她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控制自己的举止言谈,避免有失仪态的事情发生。
虽然动作很轻微,但是江熹微还是感觉到了。她将陆瑾韵的手往后抽了抽。陆瑾韵起初有些不解的看了看她。但是看见江熹微只是将她的手夹在手臂与身体中间方才明白她的用意。她,还是很贴心的嘛!
用着很小声很轻柔的声音说了一声:“谢谢。”
“我们三个都是习武之人,比较能御寒。昨日买衣服时没考虑你的状况,很抱歉。”为了能与贫苦百姓更贴近一点,他们的棉袄都是薄薄的一层。刚刚人声鼎沸的街道,人气足,其实感觉也并不那么寒冷。
“都说是城西了,你看城西的百姓穿的都不是特别厚,若我一人穿的不一样,岂不是暴露了我们”陆瑾韵表示很理解:“这里的积雪很厚重好像没有人清理,不像刚刚的街道那样。”
“你幼时跟随叔伯游历时,有看过冬日里的穷人吗?”江熹微问道。
“多半是夏日。”江熹微回答:“叔伯们说:夏日品人间百态,冬日熟诗书百家;春日品百花争鸣,秋日感硕果丰收。”
“为何?”江熹微不解:“夏日只能看见贫穷百姓的饥饿,冬日则是饥寒交迫,更能看清现状。”
“你看那几家。”沈书玉用空闲的一只手指着几户大门紧闭的人家说着:“秋收冬藏,冬日里大门紧闭,出门的人甚少。他们不出门,旁人是看不见的。我以前也问过叔伯们,他们告诉我:夏日多天灾人祸,能看到更多的人家万状。一个人的阅历不仅要看,要感知还要学习,也总得有时间去学习,冬日寒冷更能锻炼学习的心性。”
听见陆瑾韵的话语,江熹微才知道书信上的人终究是片面的。泽州的陆家不愧是百年书香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非世间所能企及。是她过于自信也过于小看了陆瑾韵,还觉着她有能力去调教她,成为她想要的顾及民生福祉的皇后。
“从前,跟随叔伯游历时只是在看,看底层的普通百姓在挣扎,能有的最多是怜悯。”陆瑾韵努力的让自己讲话清晰一点,但是牙齿还是冻的打颤:“现在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感同身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冬日的贫困百姓远比夏日的更加可怜。”江熹微指着脚下结冰的路面说着:“城东和城北那些街集的积雪是雪一停,衙门就会组织人去清扫。那些街集则是商户小贩们自行去清扫,他们要做生意要谋生,所以会很积极。但是这里,这里一来衙门不管,二来不做生意。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更多的力气来做这些事情。”
沈书玉和姜堰跟在二人身后只是静静的听着,不禁让他们回想到了以前。景泰元年的一个冬日她的弟弟病了,她的父亲是一个不理凡事的穷酸秀才,家里全靠羸弱的母亲操持。家徒四壁,根本无银钱抓药治病。父亲自命清高和人伢子签了契约不能将她转卖至秦楼楚馆,以一两银子的低价将她售出。她便是在这里,遇见了姜堰,他们一起等着被买。
也就是景泰元年的一个晴朗的冬日,就一如昨日一样,也是连续下了很多天的大雪。姜堰紧紧的抱着她想要带给她温暖。但是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快被冻死了。
白天他们就被关在笼子里等着被人买去,晚上则是一个四处漏风的小屋里。食物只有一小块饼,就着冰水一起。而她很快就病了。人伢子不在意他们的,只要卖出去一个就是翻倍的价格,死一两个根本不亏。
其实想买姜堰的人还是有的,姜堰却固执的要求连同她一起买下,否则买下他一个也只会是活不了多久的死人。人伢子气的拿鞭子抽了他好几下,他只是死死地咬着嘴唇。她告诉姜堰有人买,跟着去就行。没必要跟她一起拖着,等着被冻死,没人会想买一个快死的奴婢。
她一度觉得自己快死了,活不了了,眼睛朦胧的快睁不开了。也就是在这时,姜堰一直叫她说:“书玉,你有救了,有人买我们了。”
她努力的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只看见一个奶团子牵着一个大男孩儿的手,好像是指着她和姜堰,好像是在说,就要他们俩。再后来等她睁开眼已经是三天后,平阳的江府里了。再后来她跟着江熹微一起读书写字,一起练武游历。
所以那一年的冬日她如获新生,她也没有那么讨厌冬日。甚至觉得冬日也是有好的,至少她在那一年遇见了她生命中的三个贵人。她遇见了她生命中的光,那道光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是清晨里的第一束光,照耀了她今后生活的所有时光。
几人继续前进,冬日化雪的时候,远比下雪的当日更加寒冷。路边的人家更多的是大门紧闭。
一个小孩儿突然冲过来,姜堰立马冲上前去挡在了她们面前。小孩儿立马跪下抱住姜堰的腿:“几位好心人,求求你们行行好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这个小孩儿浑身乱糟糟的,衣服全是补丁破洞,看着煞是可怜。陆瑾韵正准备拿出钱袋子给钱,却被江熹微按住了。
“我们身上也没有钱。你看我们的这身穿着像是能有钱的样子吗?”江熹微故意将讲话的声音说的很大。然后蹲下身子,从袖子里掏出三四文钱,用力的按在了路面下。又小声的对小乞丐说:“我现在直接给你你也留不了多久,记住这个地方。等四周没人的时候再挖。”
示意小孩儿放手,随后又提高语调:“不过我今日去街集里寻做工时听闻,从边塞来的县主想承借皇恩,过两日会来布施。”
小乞丐带着感激的眼神看向江熹微,松开了姜堰的腿。摊坐在地上做出一副怆然,确实没有讨到钱的悲伤感。倒是四周涌出了很多的乞丐,纷纷跑过来问县主布施的真实性。
江熹微故做一脸为难的表情:“我也不太确定只是今日去寻做工时,听闻的。说是外来的县主要过来施粥,外面的人说的是蛮真的样子。等过两日看看就知道了。”
陆瑾韵才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城西的贫民窟,就这一片刚刚涌出来的乞丐得百来号人了。还紧紧是目前这片。
众人闻言,也只能丧气的回去了。
没人挡住去路了,他们几人便又继续朝前走。“你刚刚阻止我是看见周围这这人了?”
“嗯!”江熹微点头:“刚刚那个小乞丐冲过来的方向,我便看见不远处还有其他人。若是你掏钱了,他们就会像刚刚那样一窝蜂涌过来,人太多我无法完全确保你的安全。”
“我没有要质疑你不做善事的意思,我刚刚看见你将钱塞在路里的行为了。还是你考虑的周全,这样避免了其他乞丐去抢那个小孩儿的钱了。”
“熹…玉。”沈书玉走近江熹微身边。“你刚刚说县主过两日会来布施,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这个可以是真的。”
“怎么说?”
“若是没有黑市,那便让哥哥或者爹爹…”
爹爹?哪来的爹爹,三个人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江熹微。
“你爹。”江熹微压低声音:“去向陛下请旨,望京城中每一个人都要发一个身份牌。前期就盖章的纸张。调查他们的穷困程度,然后凭借身份牌领取布施的米粮。若是有黑市,那就先请旨剿灭黑市,然后再做这个事情。”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吧!”陆瑾韵并不看好此种行为。“首先要排查所有人口,然后登记造册。现下逼近年关,根本来不及。”
“但总要实施。近两年并未有过灾荒,而是丰收年。天子脚下还有这么多的乞丐是不合理的。若是灾荒,还能找个借口是外来的流民。”江熹微叹了口气:“若是皇上同意实施,年关前,便能完成统计。”
“一些人成为乞丐,可能是他们懒惰,不想劳作。一堆人成为乞丐,那就说明城西的官员是废物,是贪官污吏。”陆瑾韵语气冷厉。
“要给他们每一个人制作身份牌,虽然麻烦,一来能抓住外来人员,譬如他国奸细。二来,在以后的布施或者朝廷赈灾时能准确到每一个人,尽量避免严重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
【畅读更新加载慢,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